close

DSC04213.JPG 

 1015日,生活時序美學的第三堂課。園丁播下的種子正在小小心田中悄悄萌芽:早到教室的孩子喃喃地唸著「露水先白而後寒」「這是什麼意思呢?」一旁大人問道。孩子靦腆一笑:「是秋天到、天氣要變涼了啦!」活潑的孩子則一溜煙地跑到季節桌旁尋找自己的蜜臘作品;也有孩子問:「今天還會做爆米花嗎?」

孩子們反芻的是108日的上課內容。當天正好碰上深秋節氣「寒露」;寒是冬天的冷氣,秋涼而凝成白露,秋冷而凝成寒露;所以寒露至,天氣從初秋的涼爽轉為深秋的略帶寒意,隨著東北季風增強,早晚可以明顯感受到溫度的變化。水稻在這段時間進入黃熟期,而不畏寒冷的菊花也在蕭瑟秋風中為大地添加色彩。於是,在這天的課程中,孩子們由形線畫開始凝聚心神,接著以蜜蠟捏塑出不同的小動物。原本堅硬的蜜蠟在孩子們的掌中慢慢變化為各種小動物,躍上季節桌慶祝秋天的收成。專注的工作之後,老師帶領孩子們爆玉米花、泡菊花茶。大夥兒就著季節桌席地而坐、一邊品嚐著剛完成的茶點、一邊分享著工作的心情 -- 短短一堂課,老師巧妙地在一吸一呼之間帶領孩子品味了秋天的美麗與滋味。孩子們臉上滿溢的笑容,讓我想起了暢遊蘇州南園的清朝文人沈復 -- 沈復有幸遇芸娘,在平淡生活中創造、享受了豐富情趣;而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,應該也體會到這種平凡裡的幸福滋味了吧!

「來,我們圍一個圓…」孩子們牽手圍圈、揭開了第三堂課的序幕。接著,孩子們在桌前靜坐片刻,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在空中描摹直到落筆成圓。孩子們在靜心過程的表現令老師讚嘆不已,而繪畫過程中可以看到孩子們迥異的氣質:有人毫不猶豫、一張畫完又一張;有人專注緩慢、只為畫一個圓滿的圓;也有孩子不停關心著同伴的進度、卻忘了自己的畫紙還一片空白。身為家長,有時候這樣退一步觀察,也許更能看清孩子的特質,以適時給予引導或激勵吧!

形線畫的暖身之後,孩子們開始動手用雙色彩線編雙錢結。看老師三個分解動作就輕鬆完成一個結,孩子們覺得似乎很容易,但實際動手了,一個個陷入彎彎曲曲的線繩之中 -- 哪條在上、哪條在下、哪個顏色在外、哪個顏色在內…連原本一心求快的孩子都不得不慢下來仔細分辨。透過手作,孩子們體驗了「知行合一」,這是這個年紀的孩子們最需要的深刻學習,也呼應了我們引以自勉的一段話 -- 「如果你說給我聽,我會忘記;如果你做給我看,我會記得;如果你讓我動手做,我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!」

串上陶珠、加上項鍊頭,孩子們戴著自己完成的項鍊,迫不及待地展示給等在教室外的母親們看。孩子們雀躍滿足的神情反應出他們的成就感,期盼在如此的滋養下,孩子能持續享受學習的快樂、體驗生活中細微而確實的美好和幸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